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5年5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 2025年5月

發揮愛的力量 激發學習潛能 啟迪潛能 成就豐盛人生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以關愛為教育的核心,希望同學除了在知識、態度與技能上有所得益外,還希望他們的身心靈及精神健康都得以健康發展,建立良好品格與健康的生活方式。校方把關愛滲入學校的訓輔、學與教、資源規劃、家校合作、全人發展等方面,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具支援性且有愛的學習規劃。宋曼茹校長期望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未來棟樑。

多元化評估政策 全面了解學習情況

小一新生初入學難免會感到焦慮與不適,學校為此制定了一系列貼心的銜接措施,提供適切的照顧,讓孩子們能夠快樂上學。在學期開始前,學校安排了為期三天的適應課程,幫助新生逐步習慣小學的學習模式;開學後,課程的深淺程度會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調整,確保不同程度的同學都能理解內容;一年級的課堂會實施分組學習,以靈活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英文科亦會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幫助他們由淺入深地掌握學習技能。

在評估政策方面,一、二年級不設考試及排名。宋校長表示:「我們希望減少學生對學習的恐懼和壓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更大的進步。」學校會安排四至六年級的「關懷大使」在小息時協助一年級同學完成家課、學習自理及增加社交機會。對於新同學而言,這不僅能幫助他們學會自理、建立友誼,還能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減少面對新環境的忐忑感;而對於「關懷大使」而言,這是一個鍛鍊領導力、實踐仁愛、關懷和同理心的機會,有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

建構濃厚英文語境 增強英語學習興趣

為了深化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學校積極建構濃厚的英文語境。在人力資源方面,學校特別增聘外籍英語老師,提高師生比例,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關注;另外安排外籍老師支援六年級生的升中面試,提供面試技巧和模擬練習,幫助他們入讀心儀中學。此外,對於二至六年級中能力稍遜的班別,學校也會增加資源,讓外籍老師與學生進行更多英語交流,幫助他們建立說英語的自信心。同時,除了圖書館外,兩間英語室在午息時段亦會開放,為同學提供更多與外籍老師互動的機會。

校本特色天文課程 跨學科探索宇宙

STEAM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奠定他們在科技和數學等領域的基礎,並提升創新思維和解難能力。學校持續投入資源推動校本課程的創新發展,例如推出一至六年級的天文課程,並在天台上設置多支專業天文望遠鏡。上學年更啟用了5G校園天文台,實時採集14項數據,包括溫度和懸浮粒子濃度,並同步傳輸至香港天文台進行氣候研究。

常識科主任梁寶文老師指出:「透過課程,同學對宇宙有初步認知,並融入不同學科,通過跨學科學習鞏固知識,使學習變得更有趣。」例如,中文課堂亦會介紹「太陽光抵達地球需8分19秒」的科學知識及古代天文儀器;常識和數學課則利用5G天文台收集的數據,探討環保等國際議題。宋校長強調:「課程強調從生活入手,學生所學的知識可以在各科目中融會貫通。」

循序漸進編程教學 培養運算思維能力

早在初小階段,學校已積極推行編程教學,甚至加入基本的公式計算內容,透過不插電編程遊戲m-tiny熊貓機械人,讓學生在課堂上寓學於樂,不僅增添了學習的趣味性,還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課程,有助學生在高年級時銜接進階的編程學習,例如Scratch和Micro:bit,更輕鬆地理解和應用複雜的編程概念,為他們未來的數字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創設平台發掘才能 培養身心靈健康

「課外活動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至關重要,亦能有效舒緩學業壓力。」宋校長表示,學校積極為學生安排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及活動,例如設立多元智能課程,將八大智能發展融入日常學習,內容涵蓋藝術、體育、文化和科技等範疇。活動包括五人棒球、詠春、非撞式欖球、中國舞、手鐘和科學實驗等,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透過多元智能課程,學生可以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潛能,並建立成功感,從而照顧他們的身心靈健康。此外,團體活動也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抗逆力,提升人際溝通能力。

此外,學校藉着舉辦交流團,帶領同學到不同地方參訪,亦與國內姊妹學校展開交流。這不僅是認識祖國和了解世界發展的良好機會,更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尊重,探討文化價值觀。學校亦會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校內外比賽,如午間音樂會、區域性比賽及全港性比賽等。早前,有學生在南區國安主題繪畫比賽中榮獲亞軍,並在香港仔社區展示,從比賽中展現才華,從中獲得成就感,開拓視野。

了解不同需要 照顧學習差異

學校致力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着重教學多樣性,貫徹拔尖補底的教學策略,提供適切的教育機會,幫助成績稍遜的同學持續進步,同時讓能力較強的學生更上一層樓,在富彈性的教學環境下得到適切發展。

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學校會安排比賽和拔尖班,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潛能;而成績稍遜的學生,學校亦會提供入班支援,讓支援老師在日常課堂中進行照顧,並在小息和放學後提供額外指導。

此外,對於即將升中的學生,外籍老師和本地老師合力提供升中面試技巧訓練,並持續更新有關「中學開放日及資訊日資料」和「中學學位分配事項進度表」等資訊,以支援同學順利入讀心儀的中學。

支援新來港學生 協助孩子融入新環境

學校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尊重來自不同文化的孩子,致力幫助學生打好兩文三語的基礎。面對新來港的學生,學校了解到他們初來乍到時面臨語言障礙,難以適應兩地的差異,尤其在廣東話、繁體字和英語方面存在挑戰。為此,校方特聘香港大學的學生,並與香港仔坊會合作,為新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更快融入香港的環境。此外,家教會亦在此過程中擔任橋樑角色,通過家長之間的溝通和活動,增進新來港家長對學校及香港社會的了解,進一步支援他們的融入過程。

文化與靈性教育 學習普世價值觀

學校透過文化和靈性學習來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例如,在「置始村」中華文化日活動中,學校轉變為一個村莊,邀請老師擔任夫子,學生則扮演村民。這不僅是文化知識的教育,更是透過中華文化的內涵來培養學生的仁、義、禮、智、孝等普世價值,並將家庭和團圓等概念傳遞給小朋友。英文科也藉此機會介紹西方的禮儀和食品,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增廣見聞,學會尊重各民族和文化,從而建立良好的品格。在靈性方面,學校通過宗教圖書和繪本,讓學生學習普世價值,明白自己是被愛的,並希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愛人如己,關心身邊的人。

培養社會責任感 實踐中貫徹同理心

為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校結合服務學習與價值觀教育,將學科知識與實踐體驗融合,引導學生建立關懷與愛的意識。例如,常識科會安排學生探訪老人院、參與擺攤位和服務活動,以及英文義賣等。今年,學校安排低年級學生前往與寵物相關的協會做義工,活動結束後,學生需以中英文撰寫反思文章。課程主任廖德明老師分享:「學生在情感表達上,從最初的『開心』和『高興』等基本詞彙,逐漸進階到更複雜的表述。」

透過上述教學活動,學生從體驗中學會同理心,並建立關愛的校園氛圍,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此外,學校在各類全校性活動中,亦為學生提供參與服務的機會。例如,在中華文化日,醒獅隊的同學進行表演,其中還包括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讓大家明白共融、尊重與包容的重要性。

關懷、愛心、與時並進 愛的環境快樂成長

關懷、愛心、與時並進一直是學校秉持的核心理念,教學團隊中擁有多位擅長應用科技、了解新一代想法且充滿愛心的年輕老師。一方面,電子白板、平板電腦、人工智能和電子平台等科技工具在教學中被頻繁使用,具備科技敏銳度的老師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當老師了解學生的想法,並以愛心與關懷回應,有助促進雙方的良好溝通,讓師生之間建立深厚的關係,從而使孩子在充滿愛與快樂的環境中成長。

4Rs 精神健康教育 全校活動建立抗逆力

學校積極響應政府推行的《4Rs精神健康約章》,強調休息(Rest)、放鬆(Relaxation)、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及抗逆力(Resilience),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從去年起,學校舉辦多項全校活動,並將傳統的開學禮改革為體驗式活動,以三個層次引導學生:第一階段的「不一樣的開學禮」,讓學生認識情緒本質;第二階段的「彩虹競技日」,幫助學生理解失敗;第三階段的「4Rs競技日」則以放鬆的方式面對挫折。

訓導主任香俊年老師表示,活動不僅讓學生掌握抗壓方法,逐步建立抗逆力,還促進了同學之間的良好關係。此外,學校亦引進「足球機」和「籃球機」,讓同學在小息時放鬆身心,追求健康生活。未來,學校將新增氣墊球機,作為獎勵進步學生的方式,進一步推動運動與放鬆的正面影響。

正向訓導融入教學 促進身心靈健康

學校將正向訓導理念融入教學,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和自信心,以促進孩子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學校重塑家長日的意義,推行「正向家長日」活動,鼓勵老師和家長讚美學生,以讚賞取代責備。各科老師也會在課堂加入正向元素,如讚賞學生,並透過分組活動和作品展示等機會,讓同學互相欣賞和接納他人的意見。此外,學校亦會在早會介紹24項性格強項,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點。一系列措施不僅建立了同學的成功感,鞏固了性格強項,還使他們學會欣賞自己,潛移默化地貫徹正向理念。

教育傳媒

宋曼茹校長 宋曼茹校長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以關愛為教育的核心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以關愛為教育的核心
建立良好品格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良好品格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學校制定了一系列貼心的銜接措施 學校制定了一系列貼心的銜接措施
一、二年級不設考試及排名 一、二年級不設考試及排名
學校積極建構濃厚的英文語境 學校積極建構濃厚的英文語境
上學年更啟用了5G校園天文台 上學年更啟用了5G校園天文台
在天台上設置多支專業天文望遠鏡 在天台上設置多支專業天文望遠鏡
早在初小階段,學校已積極推行編程教學 早在初小階段,學校已積極推行編程教學
讓學生在課堂上寓學於樂 讓學生在課堂上寓學於樂
學生安排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及活動 學生安排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及活動
團體活動也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抗逆力 團體活動也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抗逆力
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學校透過文化和靈性學習來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學校透過文化和靈性學習來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文化知識的教育 文化知識的教育
培養學生的仁、義、禮、智、孝等普世價值 培養學生的仁、義、禮、智、孝等普世價值
引導學生建立關懷與愛的意識 引導學生建立關懷與愛的意識
學校將正向訓導理念融入教學 學校將正向訓導理念融入教學
建立了同學的成功感,鞏固了性格強項 建立了同學的成功感,鞏固了性格強項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